

近日,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召开会议,通报开展未成年人审判司法参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情况,发布司法参与家庭教育指导典型案例。本次活动是重庆法院年度十项重点宣传活动十月特别策划——“三峡小渝儿”之司法参与家庭教育指导,由市高法院、市妇联全程指导,市二中法院承办,旨在进一步开创司法参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新局面,为推动青少年发展贡献更多司法智慧与力量。
\n会上,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妇女联合会发布了《关于在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辖区开展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协同指导试点工作的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市二中法院辖区两级法院在办理涉未成年人子女的离婚纠纷、抚养费、抚养权纠纷等案件中,发现存在家庭教育缺失或监护失职情形的集采优配,将与区县妇联协同开展风险评估、入户调查、现场调解、释法说理、法治宣传、教育开导等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并以制发《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家庭教育指导令》等方式向未成年人监护人明确家庭教育责任、纠正不当教育行为,以良好的家庭教育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n据了解,渝东北三峡库区外出务工人员基数大、留守儿童多,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存在监护虚化、教育失当、风险应对乏力、外部干预碎片化等问题。为此,市二中法院积极向上争取,市高法院、市妇联联合制定《方案》,确定在市二中法院辖区开展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协同指导试点工作。
\n“市高法院和市妇联决定在市二中法院辖区开展试点,引入妇联的专业力量和法院协同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旨在更好促进未成年人监护人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市二中法院辖区两级法院要将试点工作作为当前重点工作任务,配齐配强力量,大胆探索创新,加强与各级妇联沟通协调,及时梳理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集采优配,尽早达到试点工作预期效果。”市高法院民一庭庭长孙玉涛介绍。
\n“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同发力。妇联将与市二中法院辖区两级法院深化合作,用好‘未成年人家庭监护风险防范一件事’数字应用平台,组建专业指导队伍,在监护风险家庭前置性评估、专业化指导、过程性监督等各环节密切配合。”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艺表示。
\n记者了解到,2024年11月,在市高法院的统筹指导下,市二中法院推出“三峡小渝儿”留守儿童司法保护品牌,建立“1314N”工作体系,按照“一年一重点”工作规划,将司法参与家庭教育指导作为未成年审判工作重点任务,进行了积极探索。先后制定《关于在未成年人案件审判中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意见》《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工作提示》等规范性文件,推出“一调查两完善”“留守儿童专项调查”“三必查三必做”三项机制。截至2025年10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55次,制发家庭教育指导令36份,并在全国妇联、民政部联合培训会上作为5家发言单位之一交流经验。这些探索为《方案》的出台奠定了基础。
\n重庆法治报记者 罗翠 通讯员 石同全
\n原标题:“三峡小渝儿”集采优配,司法护“未”赋能“家”力量
启远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